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写作背景是党的二大以后,全国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地主、买办阶级加紧了反对革命的活动,他们互相勾结妄图排挤我党,篡夺革命的领导权,破坏国共合作而形成的民主革命的大好形势。在此背景下,迫切需求我党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分析,以确保民主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然而,此时党内却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寻求与国民党的合作而对其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放弃革命的领导权;第二种是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他们只注意一味地抓工人运动,却忽视了广大农民阶级的存在。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不足,却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真正的领导力量,不知道去哪里取得更多的盟友。在这种情势下,教员经过冷静的分析,写出了此文。

文章开头便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的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这是对自 1894 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以来中国革命运动的一个总结。

接下来,文章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把当时中国社会阶级分为五大类,并对他们各自的经济地位,阶级属性以及对待革命的态度一一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地主和买办阶级——是帝国主义的附庸,是极端的反革命派——“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 2.民族资产阶级——对待革命是矛盾和动摇的——“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 3.小资产阶级——分为三部分人,虽然平时对待革命的态度各不相同,但战时可以看见胜利的曙光时,他们左派中派可以参加革命,就连右派也能附和革命——“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4.半无产阶级——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对待革命的态度与贫农相当——同属于“我们最接近的朋友”,是革命的可靠同盟军 5.无产阶级——特别能够勇敢战斗——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总之,文章是教员在反对国民党右派和党内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初步尝试。如今学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主要是认真学习教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分析方法去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不论是做生意,还是做项目,抑或是学习和工作中,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正确地处理主要矛盾,分清敌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打击内部和外部真正的仇视我们的敌人。

同时注意到,本文中解决了革命的首要问题,对于农民阶级是很要紧的力量,那么该如何引导,如何正确认识农民的重要性?以及该采取什么样的斗争形式去革命呢?因此,便有了第二篇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