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写作背景是教员为了答复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一篇考察报告,当时的中国北伐战争大规模展开,有效地打击了军阀的势力,给农民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广大农民将过去的地主豪绅,反动势力的权利打下去,把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特权打得落花流水。为了支持农民运动,驳斥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教员从 1927 年 1 月 4 日开始,亲自到达湖南,开展了 32 天的农民运动考察,广泛接触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干部,召开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调查会,最终写成此文。

文章开头指出了农民运动打击的主要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以及各种封建地主阶级制度和恶劣习惯。

在考察中,教员发现对于农民在乡里造反,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当乡里的消息传到城里来,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一不一言以蔽之——“糟得很”。对于农民和革命派的理论则是“好得很”。当时兴起的农民运动,声势浩大,摧枯拉朽,迅猛异常。他们在几个月就做到了孙中山 40 余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因此教员说“糟得很”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是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民主新秩序发展的理论,是反革命的理论。同时针对一些中派认为“虽然农会要办,但现在的农会举动未免太过分了”的“过分”论做出了批评,提出“革命不是请客请饭”、“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的行动,农民若不用极大的力量,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文章还进一步地把农民运动同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联系起来,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性,指出必须站在农民前头领导农民。

除此之外,文章还充分论述了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此外,束缚中国人民的四大绳索——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其基干在于地主政权。打翻了地主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便一概跟着动摇起来。所以目标明确,用什么方式革命呢?文章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地主政权,建立农民革命政权,这是农民革命的根本任务和获得全面胜利的保障”。

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结合来看,本文中进一步具体分析了农民各个阶层的政治经济情况,论证了贫民是农民中最核心的革命力量。同时驳斥了将贫农蔑称为“痞子”、“惰农”的论调,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损害贫农阶级的威信,助长土豪劣绅的气势。

文章列举的农民所做十四件事,客观地论证了农民运动,在报告中并不否认农民运动中的缺点,但同时强调应该从革命主流的观点看问题,引导他们总结经验,改进错误和缺点,使运动健康发展。“就其革命意义说来,请读者们想一想,哪一件不好?说这些事不好的,我想,只有土豪劣绅们吧!”

总之,如今学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目的并不是将其中论断生搬硬套到现在,而是要学习注重调查研究、亲身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具体问题相结合,掌握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最后还要学习文章所提到的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的思想,将群众问题摆在极端重要的地位上。